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黄帝文化志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第一编 黄帝与中华民族

黄帝陵基金会编

  
  一、黄帝与黄帝氏族
  【经史】
  《国语》卷三《周语下》
  “夫亡者岂繄无宠?皆黄、炎之后也。”韦昭注:鲧,黄帝之后也。共工,炎帝之后也。
  《国语》卷四《鲁语上》
  “黄帝能成命百物,以明民共财,颛顼能修之。”韦昭注:颛顼,黄帝之孙、昌意之子帝高阳也,能修黄帝之功。
  “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。”韦昭注:帝喾,黄帝之曾孙、玄嚣之孙、蟜极之子帝高辛也。三辰,日、月、星。谓能次序三辰,以治历明时,教民稼穑以安也。
  《国语》卷十《晋语四》
 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其同姓者二人而已,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。青阳,方雷氏之甥也。夷鼓,彤鱼氏之甥也。其同生而异姓者,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。凡黄帝之子,二十五宗,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,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,故皆为姬姓。同德之难也如是。昔少典娶于有蟜氏,生黄帝、炎帝。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。成而异德,故黄帝为姬,炎帝为姜,二帝用师以相济也,异德之故也。
  《国语》卷十八《楚语下》
  “及少皞之衰也,九黎乱德。”韦昭注:少皞,黄帝之子金天氏也。九黎,黎氏九人,蚩尤之徒也。
  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 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,掩义隐贼,好行凶德,丑类恶物,顽嚣不友,是与比周,天下之民谓之浑敦;少昊氏有不才子,毁信废忠,崇饰恶言,靖谮庸回,服谗搜恶,以诬盛德,天下之民谓之穷奇;颛顼氏有不才子,不可教训,不知话言,告之则顽,舍之则嚣,傲很明德,以乱天常,天下之民谓之梼杌。此三族也,世济其凶,增其恶名,以至于尧,尧不能去。缙云氏有不才子,贪于饮食,冒于货贿,侵欲崇侈,不可盈厌,聚敛积实,不可穷极,不分孤寡,不恤穷匮,天下之民谓之饕餮。舜臣尧,宾于四门,流四凶族:浑敦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,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,同心戴舜,以为天子。……故《虞书》数舜之功曰:“……宾于四门,四门穆穆”,无凶人也。
  《竹书纪年》卷上
  黄帝轩辕氏,母曰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光照郊野,感而孕,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。……
  元年,帝即位,居有熊。
  《世本》卷一《帝系篇》
  少典生轩辕,是为黄帝。
  黄帝生玄嚣,玄嚣生侨极,侨极生高辛,是为帝喾。
  帝喾生放勋,是为帝尧。
  黄帝生昌意,昌意生高阳,是为帝颛顼。
  颛顼生穷系,穷系生敬康,敬康生句芒,句芒生蟜牛,蟜牛生瞽叟,瞽叟生重华,是为帝舜,及象生敖。
  颛顼生鲧,鲧生高密,是为禹也。
  黄帝居轩辕之丘,娶于西陵氏之子,谓之嫘祖,产青阳及昌意。
  青阳降居泜水,昌意降居若水。昌意娶于浊山氏之子,谓之昌仆,产颛顼。颛顼娶于滕坟氏,谓之女禄,产老童。
  ……帝喾卜其四妃之子,皆有天下。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,而生后稷;次妃有娀氏之女简狄,而生契;次妃曰陈酆氏之女曰庆都,而生帝尧;次妃陬訾氏之女曰常仪,生挚。
  《大戴礼记》卷七《五帝德》
  黄帝,少典之子也,曰轩辕。
  颛顼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也,曰高阳。洪渊以有谋,疏通而知事;养材以任地,履时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义;治气以教民,絜诚以祭祀。乘龙而至四海:北至于幽陵,南至于交趾,西济于流沙,东至于蟠木,动静之物,大小之神,日月所照,莫不祗励。
  《大戴礼记》卷七《帝系》
  少典产轩辕,是为黄帝。
  黄帝产玄嚣,玄嚣产蟜极,蟜极产高辛,是为帝喾。
  帝喾产放勋,是为帝尧。
  黄帝产昌意,昌意产高阳,是为帝颛顼。
  颛顼产穷蝉,穷蝉产敬康,敬康产句芒,句芒产蟜牛,蟜牛产瞽叟,瞽叟产重华,是为帝舜,及产象,敖。
  颛顼产鲧,鲧产文命,是为禹。
  黄帝居轩辕之邱,娶于西陵氏之子,谓之嫘祖氏,产青阳及昌意。青阳降居泜水,昌意降居若水。
  昌意娶于蜀山氏,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,产颛顼。
  颛顼娶于滕氏,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,产老童。
  老童娶于竭水氏,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,产重黎及吴回。
  吴回氏产陆终。
  陆终氏娶于鬼方,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,产六子;孕而不粥,三年,启其左胁,六人出焉。其一曰樊,是为昆吾;其二曰惠连,是为参胡;其三曰篯,是为彭祖;其四曰莱言,是为云郐人;其五曰安,是为曹姓;其六曰季连,是为芈姓。
  季连产什祖氏,什祖氏产内熊,九世至于渠,娄鲧出。
  自熊渠有子三人,其孟之名为无康,为句亶王;其中之名为红,为鄂王;其季之名为疵,为戚章王。
  昆吾者,卫氏也;参胡者,韩氏也;彭祖者,彭氏也;郐人者,郑氏也;曹姓者,邾氏也;季连者,楚氏也。
 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,而皆有天下。上妃有邰氏之女也,曰姜原氏,产后稷;次妃有娀氏之女也,曰简狄,氏产契;次妃曰陈隆氏,产帝尧;次妃陬訾氏产帝挚。
  帝尧娶于散宜氏之子,谓之女皇氏。
  帝舜娶于帝尧之子,谓之女匽氏。
  鲧娶于有莘氏之子,谓之女志氏,产文命。
  《战国策》卷十七
  “嫫母求之,又甚喜之兮。”鲍本嫫母,都醜也。正曰:丑妇人。楚辞注云,黄帝妻。
  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
  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生而神灵、弱而能言、幼而循齐、长而敦敏、成而聪明。
  黄帝二十五子,其得姓者十四人。黄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氏之女,是为嫘祖。嫘祖为黄帝正妃,生二子,其后皆有天下: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,青阳降居江水;其二曰昌意,降居若水。昌意娶蜀山氏女,曰昌仆,生高阳,高阳有圣德焉。黄帝崩,葬桥山。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,是为帝颛顼也。
  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第一》
  “黄帝者……”索隐案:有土德之瑞,土色黄,故称黄帝,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。此以黄帝为五帝之首,盖依大戴礼五帝德。又谯周、宋均亦以为然。而孔安国、皇甫谧帝王代纪及孙氏注系本并以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为三皇,少昊、高阳、高辛、唐、虞为五帝。
  “少典之子……”索隐:少典者,诸侯国号,非人名也。又案:《国语》云:“少典娶有蟜氏女,生黄帝、炎帝。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。炎黄二帝虽则相承,如《帝王世纪》中间凡隔八帝,五百余年。若以少典是其父名,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?何其年之长也!又案《秦本纪》云:“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,吞鸟之卵而生大业,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。”明少典是国号,非人名也。黄帝即少典氏后代之子孙,贾逵亦谓然,故《左传》“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”,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。
  “嫘祖为黄帝正妃……”索隐案:黄帝立四妃,象后妃四星。皇甫谧云:“元妃西陵氏女,曰累祖,生昌意。次妃方雷氏女,曰女节,生青阳。次妃彤鱼氏女,生夷鼓,一名苍林。次妃嫫母,班在三人之下。”案:国语夷鼓、苍林是二人。又案:汉书古今人表彤鱼氏生夷鼓,嫫母生苍林,不得如谧所说。太史公乃据《大戴礼》,以累祖生昌意及玄嚣,玄嚣即青阳也。皇甫谧以青阳为少昊,乃方雷氏所生,是其所见异也。
  “昌意娶蜀山氏女,曰昌仆,生高阳,高阳有圣德焉。”正义:《华阳国志》及《十三州志》云:“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。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,后子孙因封焉。帝颛顼高阳氏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母曰昌仆,亦谓之女枢。”《河图》云:“瑶光如蜺贯月,正白,感女枢于幽房之宫,生颛顼,首戴干戈,有德文也。”
  《史记》卷十三《三代世表》
  褚先生曰:“……舜、禹、契、后稷皆黄帝子孙也。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,德泽深后世,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,是天之报有德也。……”
  “黄帝后世何王天下之久远邪?”
  〔褚先生〕曰:“传云天下之君王为万夫之黔首,请赎民之命者帝,有福万世,黄帝是也。五政明则修礼义,因天时举兵征伐而利者王,有福千世。蜀王,黄帝后世也,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,常来朝降,输献于汉,非以其先之有德,泽流后世邪?行道德岂可以忽乎哉!人君王者举而观之。汉大将军霍子孟名光者,亦黄帝后世也。此可为博闻远见者言,固难为浅闻者说也。何以言之?古诸侯以国为姓。霍者,国名也。武王封弟叔处于霍,后世晋献公灭霍公,后世为庶民,往来居平阳。平阳在河东,河东晋地,分为卫国。以诗言之,亦可为周世。周起后稷,后稷无父而生。以三代世传言之,后稷有父名高辛;高辛,黄帝曾孙。……”
  《汉书》卷九十八《元后传》
  莽自谓黄帝之后,其自本曰:黄帝姓姚氏,八世生虞舜。舜起妫汭,以妫为姓。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,是为胡公,十三世生完。完字敬仲,奔齐,齐桓公以为卿,姓田氏。十一世,田和有齐国,世称王,至王建为秦所灭。项羽起,封建孙安为济北王。至汉兴,安失国,齐人谓之“王家”,因以为氏。
  《汉书》卷九十九中《王莽传》
  自黄帝至于济南伯王,而祖世氏姓有五矣。黄帝二十五子,分赐厥姓十有二氏。虞帝之先,受姓曰姚,其在陶唐曰妫,在周曰陈,在齐曰田,在济南曰王。……姚、妫、陈、田、王氏凡五姓者,皆黄、虞苗裔。
  《汉书》卷二十《古今人表》
  黄帝轩辕氏:方雷氏,黄帝妃,生玄嚣,是为青阳。
  嫘祖,黄帝妃,生昌意。
  彤鱼氏,黄帝妃,生夷鼓。
  嫫母,黄帝妃,生仓林。
  《吴越春秋》卷六《勾践伐吴外传第十》
  自黄帝至少康十世。自禹受禅至少康即位六世,为一百四十四年。少康去颛顼即位,四百二十四年。
  黄帝、昌意、颛顼、鲧、禹、启、太康、仲庐、相、少康、无余、无壬(去无余十世)、无择、夫谭、元常、勾践、兴夷、不寿、不扬、无强,鲁穆柳有幽公为名,王侯自称为君、尊、亲,失琅邪,为楚所灭。
  《纬书集成·诗编·诗含神雾》
  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郊野,感附宝而生黄帝。
  《纬书集成·春秋编·春秋命历序》
  轩提次之,号曰帝寿鸿,即轩辕,有熊之子也。
  《纬书集成·孝经编·孝经钩命诀》
  附宝出,降大灵,生帝轩。
  《纬书集成·河图编·河图握矩记》
  黄帝名轩,北斗黄神之精。母地衹之女附宝,之郊野,大电绕斗,枢星耀,感附宝,生轩,胸文曰:黄帝子。
  黄轩母曰地衹之子名附宝,之郊野,大霓绕北斗,枢星耀,感附宝,生轩辕。
  附宝之郊,见电绕斗,枢星照郊野,感而生轩。
  《纬书集成·河图编·河图稽命徵》
  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,枢星炤郊野,感而孕。二十五月而生黄帝轩辕于寿邱。龙颜,有圣德,劾百神朝,而使应龙攻蚩尤,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,以女魃止淫雨。
  《纬书集成·河图编·河图》
  黄帝生,先致白狐。
  大电绕枢星,照郊野,感符宝而生黄帝。
  黄轩母曰地衹之子,名附宝,之郊野,大霓绕北斗枢星耀,感附宝,生轩辕。
  《古史考》
  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为三皇,少昊、高阳、高辛、〔唐〕、〔虞〕为五帝。
  炎帝之后,凡八代五百余年,轩辕氏代之。
  《帝王世纪·自皇古至五帝第一》
  黄帝有熊氏,少典之子,姬姓也。母曰附宝,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,世与少典氏婚,故《国语》兼称焉。及神农氏末,少典氏又取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郊野,感附宝,孕二十五月,生黄帝于寿邱。长于姬水,龙颜,有圣德,受国于有熊,居轩辕之邱,故因以为名,又以为号。
  元妃,西陵氏女,曰嫘祖,生昌意。次妃,方雷氏女,曰女节,生青阳。次妃,彤鱼氏女,生夷鼓,一名苍林。次妃,嫫母,班在三人之下。
  黄帝四妃,生二十五子。妃西陵氏嫘祖,次妃方雷氏曰女节,次曰彤鱼氏,次曰嫫母。
  帝颛顼,高阳氏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姬姓也。母曰景仆,蜀山氏女,为昌意正妃,谓之女枢。金天氏之末,女枢生颛顼于若水,首戴干戈,有圣德。父昌意,虽黄帝之嫡,以德劣降居若水,为诸侯。及颛顼生,十年而佐少昊,十二年而冠,二十而登帝位,平九黎之乱,以水事纪官。
  《列女传》
  黄帝妃曰嫫母,于四妃之班居下,貌甚丑而最贤心,每自退。(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五引)
  《宋书》卷二十《志第十七·符瑞上》
  黄帝轩辕氏,母曰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郊野,感而孕。二十五月而生黄帝于寿丘。
  《水经注》卷十七《渭水》
  渭水又东南合迳谷水……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,水出南山轩辕溪。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,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。皇甫谧云:生寿邱,邱在鲁东门北,未知孰是也。
  《水经注》卷二十二《洧水潩水渠水》
  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。……皇甫士安《帝王世纪》云: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,黄帝之所都也。郑氏徙居之,故曰新郑矣。城内有遗祠,名曰章乘,是也。
  《水经注》卷三十六《若水》
  若水沿流,闲关蜀土。黄帝长子昌意,德劣不足绍承大位,降居斯水,为诸侯焉。娶蜀山氏女,生颛顼于若水之野。有圣德,二十登帝位,承少皞金官之政,以水德〔宝〕〔膺〕历矣。
  《魏书》卷一《序纪》
 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,或内列诸华,或外分荒服。昌意少子,受封北土。……幽都之北,广漠之野,畜牧迁徙,射猎为业。
  《魏书》卷十四《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》
  及高祖欲迁都,……〔穆〕罴曰:“臣闻黄帝都涿鹿。以此言之,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。”高祖曰:“黄帝以天下未定,居于涿鹿,既定之后,亦迁于河南。”
  《琱玉集·丑人篇》
  嫫母,黄帝时极丑女也。锤额顣頞,形簏色黑,今之魌头是其遗像。而但有德,黄帝纳之,使训后宫。
  《通典》卷一百八十
  今之兖州,理瑕丘县。始禹导兖水而为济,截河南渡东流,与荷泽、汶水会,又北东入于海。兖州在济河之间,因济水发源为名,今郡理乃非境也。至周置兖州,始县兼得今郡之地。而济水自王莽末入河,同流于海,则流河南之地无济水矣。自后所立,皆集旧名,兼有济南、济北、济阳、济阴郡国,盖建置之际,未之审详。古少皞之墟也。禹贡徐、兖二州之域。任城、龚丘县即兖州界,余并徐州域。春秋镠战国并鲁国,亦邾国之境,邾国,黄帝之后,陆终之子曹姓所封也。今邹县也。
  《通典》卷一百八十三
  黄州今理黄冈县。春秋时邾国之地,今郡东南百二十里临江与武昌相对。有邾城,史记曰:“黄帝之末孙有陆终者,产六子,第五别为曹姓,历代不绝。至武王代纣之后,封其裔子挟于邾,为诸侯。”即此也。
  《通志》卷一
  少典娶于有蟜氏,孕二十四月,而生帝于寿丘。本姓公孙,以长于姬水,故改姓姬。
  〔黄〕帝二十五子,为二十五宗。其四母之子,得姓者十二人,别为十二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儇、依。二人为姬,二人为己。帝娶西陵之女曰嫘祖,亦曰女节,生二子,其后皆有天下:一曰元嚣,是为青阳,降居江水,为帝少昊;二曰昌意,降居若水,为诸侯。昌意娶蜀山女曰昌仆,亦曰女枢,生高阳,为帝颛顼。
  《宋朝事实》卷七
  轩辕黄帝,凡世所知少典之子,非也。母感赤电,梦天人,生于寿丘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一
  杜预世族谱曰:周,黄帝之苗裔,姬姓。后稷之后,封于邰;及夏衰,稷子不窋窜于西戎。至十二代孙太王,避狄迁岐;至孙文王受命,武王克商而有天下。自武王至平王凡十三世,自平王至威烈王又十八世,自威烈王至赧王又五世。
  任章,魏桓子之相也。姓谱:黄帝二十五子,十二人各以德为姓,第一曰任氏。又任为风姓之国,实太昊之后,主济祀,今济州任城即其地。任,市林翻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二
  祝,姓也。古有巫,史、祝之官,其子孙因以为姓。或曰: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,其子孙因氏焉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五
  公子无忌既存赵,遂不敢归魏,与宾客留居赵,使将将其军还魏。……姓谱:薛本自黄帝,任姓之后,裔孙奚仲居薛,历夏、殷、周六十四代为诸侯,后因氏焉。欲见之;两人不肯见,公子乃间步从之游。平原君闻而非之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八
  昌邑未下,沛公引兵西过高阳。文颖曰:高阳,聚邑名,属陈留圉县。臣瓒曰:陈留传:高阳在雍丘西南。水经注:睢水首受陈留浚仪浪荡水,东迳高阳故亭北。高阳人郦食其,家贫落魄,郦,音历;姓谱:黄帝之支孙封于郦,后以为氏。食其,音异基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三十七
  莽又封黄帝、少昊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、夏、商、周及皋陶、伊尹之后皆为公、侯,使各奉其祭祀。姚恂为初睦侯,奉黄帝后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八十五
  王浚、东嬴公腾合兵击王斌,大破之。浚以主簿祁弘为前锋,姓谱:祁姓,黄帝二十五子之一也;又晋献侯四世孙奚食邑于祁,曰祁奚。败石超于平棘,平棘县,汉属常山郡,晋属赵国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一百九十
  九月,癸巳,交州刺史权士通、西魏置北秦州于上郡,废帝三年,改曰交州。弘州总管宇文歆、庆州弘化县,开皇十八年置弘州,大业初州废,盖唐复置也。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,破之。观,古玩翻。乙未,太子班师。丙申,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,大破之,斩首千余级。歆,许今翻。壬寅,定州总管双士洛击突厥于恒山之南,双,姓也。姓苑曰:黄帝后,封于双蒙城。恒,户登翻。丙午,领军将军安兴贵击突厥于甘州,皆破之。甘州,张掖郡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一百九十九
  韩瑗因间奏事。涕泣极谏,上不纳。明日又谏,悲不自胜,上命引出。瑗又上疏谏曰:“匹夫匹妇,犹相选择,况天子乎!皇后母仪万国,善恶由之,故嫫母辅佐黄帝(原注: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:幠母,黄帝妃,生仓林。师古曰:幠,音谟;即嫫母也。何承天纂文曰:嫫母,丑人也,黄帝爱幸之。嫫,音谟。),妲己倾覆殷王(妲己,有苏氏之美女,纣爱之,唯妲己之言是从,卒以亡殷。妲,当割翻。),《诗》云:‘赫赫宗周,褒姒灭之。’(原注: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之辞。韩瑗之意,谓嫫母以丑而佐黄帝有天下,妲己、褒姒以美艳而亡殷、周,女在德不在色也。)每览前古,常兴叹息,不谓今日尘黩圣代。作而不法,后嗣何观!(原注:《左传》,《曹刿谏鲁庄公》之辞)愿陛下详之,无为后人所笑!”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二百七
  丙寅,武邑人苏安恒上疏曰:陛下钦先圣之顾托,受嗣子之推让,先圣,谓大帝。嗣子,谓皇嗣相王。恒,户登翻。上,时掌翻。疏,所去翻;下同。推,吐雷翻。敬天顺人,二十年矣。岂不闻帝舜褰裳,周公复辟!舜之于禹,事祗族亲;旦与成王,不离叔父。史记,舜,黄帝之八代孙,禹,黄帝之玄孙,故云族亲。周公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;旦,其名也。
  《广黄帝本行记》
  黄帝之子昌意,居弱水。昌意之弟少昊,帝妃女节所生也。帝之女溺于东海,化为鸟名曰精卫,常衔西山木石,以堙东海焉。少昊名挚字青阳,即帝位号金天氏,黄帝之子也。颛顼高阳氏,黄帝之孙也,有圣德,在位七十八年,年九十八岁,母蜀山氏,都商丘濮阳。禺强,黄帝之胤,颛顼之子,与颛顼俱得道,颛顼为玄冥,禺强为北方水神。帝喾高辛氏,黄帝之孙,帝生而神灵,自言其名,都偃师,在位七十年,年一百五岁。帝尧陶唐氏,黄帝玄孙,姓伊祁,名放勋,兴于定陶,以唐为帝,都于平阳,在位九十八年,年一百一十八岁。帝舜有虞氏,姓姚名重华,黄帝八代孙,都蒲坂,年百岁,得道登遐于九疑之山。夏禹号夏后氏,黄帝玄孙,姓姒名文命。殷汤,黄帝十七代孙。
  黄帝子孙,各得姓于事。帝吹律定姓者十二。少昊有子姓曼,颛顼姓姬,尧姓伊祁,舜姓姚,禹姓姒,汤姓子。又张、邓、轩、路、黄、寇、宋、郦、白、薛、虔、资、伊祁、申屠、黄公、托跋。黄帝有子,各封一国,总三十三氏,出黄帝之后,子孙相承,凡一千二百五十年。自黄帝己酉岁,至今大唐广明二年辛丑岁,计三千四百七十二年矣。
  《古史》卷一
  黄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氏之女,是为嫘祖。嫘祖为黄帝正妃,生二子,后皆有天下。其一玄嚣,是为青阳;其二昌意。黄帝盖四妃,二十五子,其得姓者十四人,为十二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佶、儇、依。
  《皇王大纪》卷一
  黄帝轩辕氏,少典之后,曰公孙氏。母曰附宝,有蟜氏女曰,感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于郊野之祥,生轩辕于寿丘。长于姬水,为姬姓。生而龙颜,幼而徇齐,弱而能言,学于大真。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。
  元妃西陵之女螺祖,亲蚕为丝,以率天下。生二子:长曰玄嚣,是为青阳挚;次曰昌意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·黄帝纪上》
  黄帝有熊氏,姓公孙,名荼,一曰轩,轩之字曰玄律,少典氏之子,黄精之君也。母吴枢,曰符葆,秘电绕斗轩而震,二十有四月而生帝于寿丘,故名曰轩。生而紫气充房,身逾九尺,附函挺朵,修髯花瘤,河目隆颡,日角龙颜。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;幼慧齐,长敦敏,知幽明死生之故。少典氏没后,轩嗣立,成为姬姓。
  立后三妃,以存灵宪,彤史,小臣,以备内宦,以教天下之内治。子二十五,别姓者十二:祁、酉、滕、箴、任、苟(罗苹注:或以为苟为荀,非是。)、釐、结、儇、依及二纪(罗苹注:二纪,指青阳、夷彭。)也。余循姬姓。
  元妃西陵氏,曰嫘祖,生昌意、玄嚣、龙苗。昌意就德,逊居若水,有子三人:长曰乾荒,次安,季悃。乾荒生帝颛顼,是为高阳氏。安处西土,后曰安息,汉来服者为安氏延、李氏。悃迁北土,后为党项之辟为拓跋氏。……玄嚣姬姓,降居泜水,生帝喾,是为高辛氏。龙苗生吾融为吾氏,吾融生卞明封于卞,为卞氏。
  次妃方累氏,曰节,生休及清。休继黄帝者也,是帝鸿氏。清次封,为纪氏,是生少昊。
  次妃彤鱼氏,生挥及夷彭。挥次十五子,造弧矢及司率罟,受封于张,为弓氏、张氏、李氏、灌氏、叱罗氏、东方氏。夷彭纪姓,其子始封于采,是为左人,有采氏、左人氏、夷鼓〔彭〕氏。
  次妃嫫母,……是生苍林、禺阳。禺阳最少,受封于任,为任姓,谢、章、舒、洛、昌、契、终、泉、卑、禺,皆任分也。后各以国令氏。
  《金史》卷一百五《范拱列传》
  轩辕居上谷,在恒山之西。
  《辽史》卷三十四《兵卫志》
  轩辕氏合符东海,邑于涿鹿之阿,迁徙往来无常处,以兵为营卫。飞狐以北,无虑以东,西暨流沙,四战之地,圣人犹不免于兵卫,地势然耳。
  《轩辕黄帝传》
  轩辕黄帝,姓公孙,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。其母西桥氏女,名附宝,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于郊野。附宝感之而有娠。以枢星降,又名天枢。怀二十四月,生轩辕于寿丘。
  帝之四妃,生二十五子,得姓者十二人:姬、酉、祈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诘、旋、衣。黄帝九子,各封一国。元妃嫘祖生二子:玄嚣、昌意,并居帝位,玄嚣得道为北方水神,昌意居弱水。弟少昊,黄帝之小子也,帝妃女节所生,号金天氏,后即帝位。黄帝之女溺于东海,化为鸟,名精卫,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东海。昌意娶蜀山氏之女,生颛顼,居帝位,号高阳氏,黄帝之嫡孙也。黄公拓跋,昌意之少子也,封北土。禺强,黄帝之胤,不居帝位,亦得道,居北方,为水神。少昊有子七人,颛顼时以其—子有德业,赐姓曼氏。余不闻。
  〔黄〕帝之子少昊,名挚,字青阳,号金天氏,居位八十一年,都曲阜,子孙相承共四百年。黄帝孙颛顼,号高阳氏,母蜀山氏所生,有圣德,居帝位七十八年,都商丘。帝喾高辛氏,黄帝之曾孙也,帝喾生而神灵,自言其名,居帝位七十年,寿一百五岁,都偃师。帝尧陶唐氏,黄帝之玄孙,帝喾之子也,姓伊祁,字放勋,兴于定陶,以唐侯为帝,在位七十年,寿一百一十八岁,都平阳。舜有虞氏,黄帝九代孙,姓申屠,摄帝位三十年,正居位五十年,寿一百一十二岁,都蒲坂。夏禹亦黄帝之玄孙也,姓姒,居帝位,都安邑,在位九年,子孙相承共四百三十二年。殷汤,黄帝十七代孙,姓子,都毫,在位一十三年,子孙相承共六百二十三年。周发,黄帝一十九代孙,姓姬,居帝位六年,都镐京,后平王迁洛邑,子孙相承共八百七十三年。黄帝子孙各得姓于事,帝推律定姓者十二,九子各封一国,总三十三氏,出黄帝后。《先天纪》云:“子孙相承,凡一千五百二十年。”
  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一《历代州域形势·唐虞三代》
  《都邑考》曰:黄帝邑于涿鹿之阿。《括地志》:妫州怀戎县东南五十里有涿鹿山,城在山侧,黄帝所都也。
  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四十七《河南二·开封府》
  开封府新郑县,古有熊地,黄帝都焉,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。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,曰新郑,以别于京兆之郑也。
 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百五十一
  昔者黄帝娶于西陵之女,是为嫘祖,为黄帝正妃,其子孙皆有天下,五帝、三王,皆黄帝之后。
  《通鉴外记》卷一《黄帝》
  黄帝,有熊国君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轩辕。生于寿丘,长于姬水,改姓姬。
  黄帝之子二十五宗,其四母之子,得姓者十四,别为十二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儇、依。二人为姬,二人为己。正妃西陵氏之女,曰嫘祖,生二子,一曰玄嚣,是为青阳,名挚;二曰昌意,居若水,为诸侯,娶蜀山氏女,曰昌仆,谓之女枢,生颛顼于若水。
  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,始教民育蚕,治丝茧以供衣服,后世祀为先蚕。
  《十七史纂古今通要》卷一
  黄帝有熊氏,姓公孙,有熊国君少典之子。都轩辕之丘,以土德王。
  帝四妃、二十五子,得姓者十有四人,为十二姓。生人以来,得姓之始,实由于此。
  少皞金天氏,姬姓,黄帝次子,以金德王,故号金天氏。
  颛顼高阳氏,姬姓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以水德王,都帝丘。
  帝喾高辛氏,姬姓,黄帝曾孙,玄嚣之孙,蟜极之子。以木德王,都毫。
  《廿二史劄记》卷十四
  魏李绘使梁,与梁人泛言氏族,袁狎自谓出自黄帝,姓在十四之限,绘曰:“兄所出虽远,当共车千秋分一字耳!”
  《徐偃王志》卷一《记事第一上》
  邃古之初,有少典氏国焉。少典娶于有蟜,爰产轩辕,是为黄帝,实姬姓。
  黄帝元妃嫘祖,产青阳。青阳,方雷氏之甥也,厥名曰质,是为少昊,实己姓。
  《徐偃王志》卷二《记事第一下》
  徐氏十望,其九皆本偃王。其他商人六族,周成王以之赐鲁,有徐氏。淮水之戎,常害周室,是为徐戎,有徐氏。赤狄之种,有徐国,隗姓,以国氏,有徐氏。尧之支裔,灭秦而王,为汉。汉之同姓,有徐氏。黄帝少子禺阳封于任,其裔封薛。薛灭于楚,为薛氏,子孙有徐氏,皆非偃王族类云。
  《徐偃王志》卷六《论说第五》
  又按:王冰《黄帝经序》称:黄帝九子,二曰金天,封荆。三曰挈,封青。四曰青阳,封徐。夫挈者,挚之误也,金天、挚、青阳,同是一人即是。
  【子集】
  《山海经》卷七《海外西经》
  轩辕之国,在穷山之际,其不寿者八百岁。在女子国北,人面蛇身,尾交首上。
  穷山在其北,不敢西射,畏轩辕之丘。在轩辕国北,其丘方,四蛇相绕。
  此诸夭之野,鸾鸟自歌,凤鸟自舞。皇卵,民食之;甘露,民饮之:所欲自从也。百兽相与群居。在四蛇北。其人两手操卵食之,两鸟居前导之。
  《山海经》卷十四《大荒东经》
  东海之渚中,有神,人面鸟身,珥两黄蛇,践两黄蛇,名曰禺*(左豸右虎)。黄帝生禺*(左豸右虎),禺*(左豸右虎)生禺京,禺京处北海,禺*(左豸右虎)处东海,是惟海神。
  《山海经》卷十六《大荒西经》
  有北狄之国,黄帝之孙曰始均,始均生北狄。
  有芒山,有桂山,有榣山。其上有人,号曰太子长琴。颛顼生老童,老童生祝融,祝融生太子长琴,是处榣山,始作乐风。
  有轩辕之台,射者不敢西飨射,畏轩辕之台。
  有轩辕之国,江山之南栖为吉。不寿者乃八百岁。
  《山海经》卷十七《大荒北经》
  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融父山,顺水入焉。有人名曰犬戎。黄帝生苗龙,苗龙生融吾,融吾生弄明,弄明生白犬,白犬有牝牡,是为犬戎,肉食。有赤兽,马状无首,名曰戎宣王尸。
  《山海经》卷十八《海内经》
  流沙之东,黑水之西,有朝云之国、司彘之国。黄帝妻雷祖,生昌意,昌意降处若水,生韩流。韩流擢首、谨耳、人面、豕喙、麟身、渠股、豚止,取淖子曰阿女,生帝颛顼。
  黄帝生骆明,骆明生白马,白马是为鲧。
  《庄子》卷六《至乐》
 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,昆仑之虚,黄帝之所休。
  上博简《容成氏》
  〔容成氏、……尊〕卢氏、赫胥氏、乔结氏、仓颉氏、轩辕氏、神农氏、椲□氏、垆毕((*(左从右辵))氏之有天下也,皆不授其子而授贤。
  《吕氏春秋》卷十四《遇合》
  若人之于色也,无不知说美者,而美者未必遇也。故嫫母执乎黄帝,黄帝曰:“厉女德而弗忘,与女正而弗衰,虽恶奚伤?”
  《新书》卷一《益壤》
  故黄帝者,炎帝之兄也。
  《新书》卷二《制不定》
  炎帝者,黄帝同父母弟也,各有天下之半。
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三
  武王伐纣,……既反商,及下车,封黄帝之后于蒯,封帝尧之后于祝,封舜之后于陈。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,封殷之后于宋。
  《焦氏易林》卷一
  黄帝,有熊国君少典之子。有熊,即今河南新郑是也。
  《白虎通义》卷九《嫁娶》
  天子之配谓之后。后者,君也。天子之配至尊,故谓后也。按夏殷以前,后妃之制,其文略矣。大率皆称妃,故黄帝有四妃。
  《论衡》卷一《逢遇篇》
  或以丑面恶色,称媚于上,嫫母、无盐是也。嫫母进于黄帝,无盐纳于齐王。
  《论衡》卷三《奇怪篇》
  五帝、三王皆祖黄帝。黄帝圣人,本禀贵命,故其子孙皆为帝王。
  《论衡》卷二十六《实知篇》
  难曰:“黄帝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。帝喾生而自言其名。未有闻见于外,生辄能言,称其名,非神灵之效,生知之验乎?”曰:“黄帝生而言,然而母怀之二十月生,计其月数,亦已二岁在母身中矣。帝喾能自言其名,然不能言他人之名,虽有一能,未能遍通。所谓神而生知者,岂谓生而能言其名乎?乃谓不受而能知之,未得能见之也。黄帝、帝喾虽有神灵之验,亦皆早成之才也。”
  《潜夫论》卷六《卜列》
  黄帝土精,承镇而王,夫其子孙咸当为宫。
  《潜夫论》卷八《五德志》
  大电绕枢炤野,感符宝,生黄帝轩辕。
  《潜夫论》卷九《志氏姓》
 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班为十二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拘、厘、姞、嬛、依是也。
  《续博物志》卷六
  少典产黄帝,黄帝产元嚣,元嚣产蟜极,蟜极产高辛,是为帝喾。
  黄帝产昌意,昌意产高阳,是为颛顼。昌意,元嚣弟,黄帝次子也。
  《拾遗记》卷一《轩辕黄帝》
  轩辕出自有熊之国,母曰昊枢,以戊己之日生,故以土德称王也。时有黄星之祥。
  《鬻子·数始》
  黄帝十岁时便深知神农为政之非,立志改弦易辙,刷新政令。
  昔者帝颛顼,(逢注:黄帝正妃曰嫘祖,生昌意,昌意生颛顼,为高阳氏,在位七十八年。)年十五而佐黄帝,(逢注:轩辕氏,少昊次子,父曰帝鸿氏。母曰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野,感而孕,二十四月生。以土德王,故曰黄帝。在位百年。颛顼自幼年以翼佐黄帝也。)二十而治天下。其治天下也,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,学黄帝之道而常之。
  《金楼子》卷一《兴王篇》
  黄帝有熊氏,号轩辕,亦曰帝鸿。少典之子,姬姓也。又姓公孙。少典娶有蟜女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郊野,附宝孕二十月,生黄帝。
  少昊帝金天氏,一号穷桑,二曰白帝、朱宣帝,黄帝之子,姬姓。母曰女节,黄帝时,有大星如虹,下流华渚,意感生少昊于穷桑,是为元嚣,姓姬氏,或云己氏。降居江水,以登帝位,以金承土,都曲阜。有凤鸟之瑞,以鸟纪官,凤鸟氏为司历正,元鸟氏为司分,伯赵氏为司至,青鸟氏为司开,丹鸟氏为司闭,祝鸠氏为司徒,雎鸠氏为司空,爽鸠氏为司寇,鹘鸠为司事。五雉为五工正,九扈为九农正,天下大治焉。
  帝颛顼高阳氏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。母曰女枢。金天氏之末,瑶光之星,贯日如虹,感女枢于幽房之宫。右胁有九色毛,生颛顼,以水承金,始都穷桑,徙商丘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一
  公孙,黄帝姓公孙,子孙因以氏焉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四
  轩,《风俗通》:轩辕之后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五
  任,黄帝二十五子,十二人各以德为姓,一为任氏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六
  董,黄帝之后,己姓国。
  采,黄帝封其子于右北平采亭,因氏焉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七
  苟,《国语》:黄帝之后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一〇
  祝,黄帝、祝融之后。
  吉,黄帝之宗。
  薛,黄帝二十五子,一为任姓,裔孙奚仲居薛。
  拓跋,《后魏书》云:黄帝子昌意之后,受封北土。黄帝土德王,北人为拓后跋氏,后省文为拓跋氏。
  翟,黄帝之后,代居翟地。
  郦,黄帝之后,支孙食于郦,因氏焉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轩辕本纪
  轩辕黄帝,姓公孙(自周制五等诸侯后,乃有公孙姓。轩辕为黄帝,长于姬水,合以姬为姓,不知古史何据也),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(伏羲生少典,少典生神农。及黄帝袭帝位,居有熊之封焉)。其母西乔氏女,名附宝,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于郊野,附宝感之而有娠,以枢星降,又名曰天枢。怀之二十四月,生轩辕于寿丘(地名,在鲁东门之外)。帝生而神灵,幼而徇齐(疾而速也),弱而能言,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。龙颜日角,河目隆颡,苍色大肩。始学于大颠,长于姬水。
  帝娶西陵氏于大梁,曰嫘祖,为元妃。生二子玄嚣、昌意。
  时元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(今《礼记》,皇后祭先蚕西陵氏。葛稚川《西京记》曰:“宫内有先蚕坛”)。
  帝纳女节为妃,其后女节见大星如虹,下临华渚,女节感而接之,生少皞(《代记》云,女节即嫘祖,非也)。帝又纳丑女,号嫫母,使训宫人,而有淑德,奏《六德之颂》。又纳费修氏为夫人。
  帝周游行时,元妃嫘祖死于道,帝祭之以为祖神。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,以时祭之,因以嫫母为方相氏(向其方也,以护丧,亦曰防丧氏。今人将行,设酒食先祭道,谓之祖饯。祖,送也。颜师古注《汉书》云黄帝子为道神,乖妄也。崔实《四民月令》复曰黄帝之子,亦妄也。皆不得审详。祖,嫘祖之义也)。
  黄帝子孙,各得姓于事。帝推律定姓者十二。少昊有子姓曼,颛顼姬姓(以黄帝居姬水,帝喾子后稷,姬姓也)。尧姓伊祁,舜姓姚,禹姓姒,汤姓子。又张、邓、轩、路、黄、寇、宋、郦、白、薛、虞、资、伊祁、申屠、黄公、托拔(昌意少子封北土,以黄帝土德化俗,以土为托,以君为拔,乃以托拔为姓)。黄帝有九子,各封一国。(具在中卷)总三十三氏,出黄帝之后。黄帝相承凡一千二百五十年,自黄帝己酉岁至今。
  《事物纪原》卷一《帝王后妃部》
  黄帝初有元妃嫘祖,次妃嫫姆,(洎形)〔次彤〕鱼氏、方雷氏。则是四妃之制,自黄帝始矣。
  《粤剑编》卷一
  峡山,据清远之上游三十里。二禺穹窿对峙,束浈水而注之海,故名峡山。世传黄帝二庶子,长太禺,次仲阳,降居南海。二子善音律,采昆仑竹为黄钟之管,与二臣曰初曰武俱隐峡中。禺居峡南,阳居峡北,故山号曰二禺。
  《全史宫词》卷二
  少昊金天氏,姓纪名絷。黄帝子青阳之裔也。初降居江水,邑于穷桑,故号穷桑氏。国于青阳,因号青阳氏。以金德王天下,遂号金天氏。能修太昊之法,故曰少昊。都曲阜,在位八十四年。
  《广阳杂记》卷五
  《史记》载尧舜皆黄帝后。今试考其相传世系,则尧之二女,乃舜高祖辈矣,以之作配,渎伦甚矣。案黄帝二十五子,得姓者十四人,为十二姓,姬、祁、酉、己、滕、臧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嬛、依是也。然尧姓伊祁,而舜之姚氏,不在十二姓之列,非同姓可如矣。且年命修短,不甚相远也。黄帝至尧止四世,至舜已八世,盖皆缘秦人焚书,太史公得书不多,故有此等谬误耳。
  《皇朝经世文续编》卷六十七
  窃尝考之,传称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,故言氏姓者,黄帝之子孙为多,虞夏商周皆是也。独方雷为帝子,青阳之母氏,著为国姓,谱方族者,或称方雷为黄帝之子,殆不学之陋也,特方雷之裔,其族甚单。
  方雷氏后,女为黄帝次妃。
  【方志】
  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九《河南道九·郑州·新郑县》
  昔黄帝都于有熊即此。其地又为祝融之墟。
  《大明一统志》卷二六《河南布政司·新郑县·襄城县》
  轩辕丘,在新郑县境,古有熊氏之国,轩辕黄帝生于此,故名。
  (弘治)《重修保定志》 1966年据《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》影印本
  卷十三人物
  唐帝颛顼高阳氏(今高阳县是也)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静渊有谋,疏通知远,养材以任地,载时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义,治气以教化,洁诚以祭祀;北至于幽陵,南至于交趾,西至于流沙,东至于蟠木,日月所照,莫不砥属。
  帝尧,唐帝也,世为唐侯。其母灵都所生。十六即诸侯位,升为天子,寿一百八岁而终,禅位于舜。
  丹朱,尧子也,唐人处朱于丹渊为诸侯,故曰丹朱。尧知子朱不肖,不足授天下,于是乃权授舜。授舜则天下得其利,而丹朱病;授丹朱则天下病,而丹朱得其利。尧曰: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,卒授舜。
  (嘉靖)《宣府镇志》 明嘉靖四十年(1561)刻本
  卷十二宫宇考
  有熊氏
  合宫,黄帝作帝,既邑于涿鹿因作此,接万灵布政焉,盖中国有宫室之始也。张守节曰:妫州涿鹿城在山侧,历代史称保安,本汉涿鹿县是也。然又有云:在今顺天涿州。及考《一统志》,则保安州有涿鹿山,涿州止有独鹿鸣泽,都宫当在保安无疑。其云云者,地相去仅二三百里,不出都境,故概称之。抑帝征伐朝会时,常往来其间也。古帝王定都,率因生聚繁处,托以出令宜即居之,非如后世肃宫,阙盛法从,难于巡省耳。《史记》云:帝邑于涿鹿之阿,迁徙无常处,以师兵为营卫,信夫。
  (万历)《兖州府志》 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)刻本
  卷五帝迹志
  黄帝有熊氏,姓公孙,讳轩辕,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。母曰附宝,感大电绕枢之祥,生帝于寿丘。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,国于有熊,故曰有熊氏。有土德之瑞,故曰黄帝。长于姬水,故又以姬为姓。居轩辕之丘,因以为名,又以为号。神农世氏衰,蚩尤暴乱,黄帝征师诸侯,与战于涿鹿之野,杀之,诸侯咸归,遂代神农为天子,亦号帝鸿氏。始立制度,邑于涿鹿之阿。迁徙往来无常处,以师兵为营卫,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。在位百年,崩年百有十五岁,葬桥山。黄帝二十五子,其得姓者十四人,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佶、儇、依皆其后也。在府境为滕、己。按:寿丘在鲁东门之北,乃黄帝所生之地,今称黄帝寿陵是也。史记:黄帝葬桥山,在陕西延安府中部县。寿丘以避宣圣讳,改称寿陵,非葬地也。
  少皞金天氏,名挚,姓己,黄帝之子,玄嚣也。母曰螺祖,西陵之女,为黄帝正妃。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渚之祥,而生帝。黄帝之世,降居江水,邑于穷桑,故号穷桑氏。国于青阳,亦号青阳氏。有圣德,天开日五色丕照,穷桑登帝位,都曲阜。能修太昊之法,故曰少昊。以金德王天下,故曰金天氏。其立也,凤鸟适至,故以鸟纪官。帝之御世,诸福毕至。爰书鸾凤,立建鼓制浮磬,以通山川之风。作大渊之乐,以谐人神和上下,是曰九渊。在位八十四年,崩年一百岁。其后世子孙,见于周末有郯子之国,即今郯城是也。冢在云阳,即今曲阜城东北八里。穷桑,在鲁城北云阳,山名在曲阜东北二里,即今少昊陵也。
  帝尧陶唐氏,姓伊祁氏,帝喾之子也。母曰庆都,孕十有四月,生尧于丹陵。帝挚在位,尧年十五,封为唐侯,挚政微弱,诸侯归尧,立为天子。以火德王,都于平阳。在位七十年,举舜摄行天子之政。荐之于天,避位二十八年而崩,寿一百十七岁。其后有房、铸、蓟、郇、栎、高唐、上唐、镏、杜,皆为诸侯,在府境者为铸。冢在济阴城阳。按《皇览》,尧冢在济阴城阳。刘向曰,尧葬济阴丘垅山。《吕氏春秋》曰,尧葬榖林。皇甫谧曰,榖林即成阳。《括地志》云,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,雷泽本汉成阳县也。欧阳修所考《后汉尧祠碑》云,李树连理生于尧冢,及尧母庆都墓,亦在济阴灵台,以此推之,则尧陵在曹濮境上明矣。而东平亦有尧陵,则不知其所由始也。岂亦有所本,与周武王未及下车封尧之后于铸。《汉书》曰,济北国蛇丘,有铸乡城,今东平尧陵正与蛇丘相近,当是后世子孙袭称陶唐氏,而昧者因以为尧耳。
  帝舜有虞氏,姓姚氏,黄帝八代孙也。父瞽瞍,母握登,生舜于诸冯之姚墟。其先国于虞,始为虞氏。年二十孝友闻于人,以是耕于历山,耕者争处硗埆,以封壤肥饶相让;渔者争处湍濑,以曲隈深潭相与;陶于河滨,河滨器不苦窳,作什物于寿丘,就时于负夏,天下之士悦之。尧在位七十载,丹朱不肖,用求贤逊位。于是四岳荐舜,尧征之草茅之中,历试诸艰,乃命以位,摄位二十有八载,自百揆为天子,都蒲阪,号曰有虞氏。在位五十年,年百有十岁。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,葬于九嶷,是为零陵,盖二妃未之从也,其后或封于虞,或封于缗,在府境者为三朡。按:《援神契》曰,舜生姚墟。应劭曰,姚墟与雷泽相近,后世称为姚城,今濮州历山下有姚城。郑元曰,历山在河东,雷泽属济阴。皇甫谧曰,河滨属济阴,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。寿丘在鲁东门之北。《水经注》云,负夏即瑕丘,瑕丘地今兖州府城是也,则舜之生,与耕稼陶渔,皆在兖濮之间无疑矣。或谓冀州为河东,又以舜居妫汭,乃因《禹贡》妫水出雷首,谓历山为雷首之号,遂以冀州当之,不知《周礼·职方》河东曰兖州,则郑元所谓河东者,以濮不以济也,而以雷首为历山误矣。曾巩谓舜耕历山在齐,遂以齐之南山为历山,亦臆说也。至如费之漏泽,或亦以为雷泽,吴之具区,或亦以为雷泽,其于舜迹益远矣。
  (康熙)《新郑县志》 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刻本
  卷三人物·古圣
  黄帝有熊氏,姓公孙,名轩辕,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。其母附宝,感电光绕北斗而有娠,生帝于轩辕之丘,因名之。帝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长而敦敏。国于有熊,故号有熊氏。长于姬水,故又以姬为姓。是时神农氏世衰,诸侯相侵,炎帝榆罔弗能征,于是轩辕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宾。榆罔暴虐,诸侯益叛,轩辕修德治兵,与榆罔战于阪泉之野,又擒杀蚩尤于涿鹿,诸侯咸推轩辕代神农氏为天子,以土德王,是为黄帝。于是始立制度,举风后、力牧、太山稽、常先、大鸿,得六相而天下治。帝受河图,见日月星辰之象,始有星官之书。命大挠探五行之情,占斗纲所建,作甲子。命容成造历,命隶首作算数,命伶伦造律吕,命爰□铸十二钟,命大容作咸池乐,命车区占星气。帝作元衣黄裳,以象天地之色。旁观草木之华,染五彩为文章,以表贵贱。命宁封为陶正,赤将为木正,以利器用。命共鼓为舟楫,以济不通。命邑夷作大辂,以行四方。创宫室之制,作合宫以祀上帝,按万灵布政教焉。又范金为货,制金刀立五币,以利国用。帝患人之夭昏凶札也,咨于岐伯,而作《内经》。复命俞跗、雷公,察明堂、究息脉,巫彭、桐君处方饵,而人得以尽年。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。画野分州,得百里之地万区。命匠营国邑,置左右太监,监于万国,万国以和。遂经土设井,井一为邻,邻三为朋,朋三为里,里五为邑,邑十为都,都十为师,师十为州,由是民不习伪,官不坏私,人无夭折,物无瘥厉,虎豹不妄噬,鸷鸟不妄搏,普天之人,罔不来享。有草生于庭,佞人入则指之,名曰屈轶。凤凰巢于阿阁,麒麟游于苑囿焉。帝四妃,二十五子,得姓者十四人。帝采首山之铜,铸三鼎于荆山之阳,八月既望,鼎成。帝崩,帝在位百年,年百十有一岁。子玄嚣立,为太昊金天氏。(出旧志)
  (康熙)《怀来县志》 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)刻本
  卷三地舆
  古迹志·景致附
  涿鹿故城,《通志》:在保安州南,本黄帝所都,汉县,后魏省。旧志:州东南四十里有土城,陇阜累累,制甚宏阔,有黄帝庙。《明志》谓之轩辕城,即此。按:矾山有古城村。《地理志》及魏《土地记》: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。又《括地志》云:黄帝泉出五里至涿鹿,今泉在七旗里,去古城约五里许,以泉流出沟处计之则一里也,世传即古涿鹿城。
  (雍正)《辽州志》 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刻本
  卷之五人物
  祝融氏,帝颛顼之子,分封于此,建辽阳城。
  (雍正)《陕西通志》 清雍正十三年(1735)刻本
  卷四十八帝系
  上古
  有熊氏,少典氏之子,王承填而土行,色尚黄,天下号之黄帝,身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,乃达四面,广能贤稽功务法,秉数乘刚,而都于陈。(《路史·疏仡纪》)今宝鸡故陈仓,姚睦云:黄帝都陈仓非宛邱,故今陇右黄帝遗迹甚多。(本注)
  (乾隆)《宣化府志》 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刻本
  卷六山川志
  保安州
  涿鹿故城,《畿辅通志》:在保安州南,本黄帝所都,汉县,后魏省。旧志:州东南四十里有土城,垄阜累累,制甚宏阔。《明志》谓之轩辕城,即此。
  (乾隆)《直隶秦州新志》 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刻本
  卷十人物
  上古
  黄帝者,少典国君之子。母曰附宝,感电光绕斗而有娠,生帝于轩辕之邱,名曰轩辕(今清水县有轩辕谷,《史记》正义云生寿邱)。
  (乾隆)《涿州志》 清乾隆三十年(1765)刻本
  卷之六杂纪
  炎帝者,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,各有天下之半。黄帝行道,而炎帝不听,故战于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(《新书》)黄帝与炎帝争斗涿鹿之野,将战,筮于巫咸,巫咸曰:“果哉!而有咎。”(《归藏》)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,金枝玉叶止于帝,上有花葩之象,故因而作华盖也。(《古今注》)
  (乾隆)《清水县志》 清乾隆六十年(1795)抄本
  卷之十六补遗
  轩辕黄帝生天水辨
  黄帝生于天水,不可得而知也。生于寿邱,亦不可得而知也。夫谓曰在鸟鼠西,何缘帝而名谷,而名溪?陇西轩辕国,有轩辕邱,何以去有熊,而娶西陵女?传云曰,诸侯皆尊轩辕氏,代神农氏为天子,是为黄帝。邑于涿鹿之阿,迁徙往来,未尝宁居,理或然耳。然圣远而古,无多文字,亦不可得而知也(《水经》云,黄帝生于上邽轩辕谷)。
  (嘉庆)《四川通志》 清嘉庆二十一年(1816)重修本
  卷百八十九纪事志
  五帝
  昌意居蜀。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,生二子。一元嚣是为青阳,降居江水;二昌意,降居若水。(《史记》)
  按:罗泌《路史》曰:元嚣降居泜水。注:泜水,江水今之湔泜水。李元《蜀水经》曰,冕宁县古鄀国,昌意都于此,汉置台登。又《路史》载昌意、元嚣外有龙苗。《帝王世纪》载昌意、青阳外,有夷鼓。是黄帝不止有二子,与《史记》异。
  昌意有子三人,长乾荒,次安、季悃,乾荒取蜀山氏曰枢,是为河女,所谓淖子也。淖子感瑶光于幽防,而生颛顼。(《路史》)
  按《帝王世纪》曰:颛顼母景仆,蜀山氏女,谓之女枢。金天氏之末,女枢生颛顼于若水。《吕氏春秋》曰颛顼生自若水,实处空桑乃登为帝,皆未言为昌意后也。《史记》称为昌意子,《路史》称为昌意孙,则其说异矣。至帝喾,则《路史》称元嚣生帝喾是为高辛氏。《华阳国志》称昌意生子高阳,是为帝喾,说又不同。总之洪荒世远,故传闻多异辞耳。
  (道光)《保安州志》 清道光十五年(1835)刻本
  卷二地部
  古迹
  涿鹿故城,《通志》:在保安州南,本黄帝所都,汉县,后魏省。旧志:州东南四十里有土城,陇阜累累,制甚宏阔,有黄帝庙。《明志》谓之轩辕城,即此。
  (光绪)《土默特志》 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刻本
  卷三世系
  夫土默特,内蒙古之一旗也。相传蒙古为黄帝远裔,传尝以帝少子始均为北狄之祖。陈殷所云元祖起沙漠,自称黄帝之后是也。
  (宣统)《山东通志》 民国四年(1915)铅印本
  卷三十四至三十八疆域志·古迹
  曲阜县
  寿邱,在县东北六里,黄帝生于寿邱。
  (民国)《闻喜县志》 民国七年(1918)石印本
  卷十六名贤
  董父,虞时人,黄帝裔孙。《左传》晋太史蔡墨曰:昔*(左风右翏)叔安有裔子曰董父,甚好龙,能求其嗜欲,饮食之龙多归焉。乃扰蓄龙,以服事帝舜,帝赐姓董氏,使豢龙封诸鬷川,鬷夷氏其后也。舜时,世有蓄龙,董氏所居地,有陂泽,多生蒲苇,因名其里曰董泽。裔孙辛有,周人也,其二子适晋为太史,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。(《旧志》)
  (民国)《汜水县志》 民国十七年(1928)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
  卷一地理
  有熊氏轩辕之邱,黄帝都于轩辕之邱,后名具茨,或曰大隗,即汜东南之绵亘处,盖属有熊氏故土也。
  (民国)《昌都县志》 据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等出版《中国地方志集成·西藏卷》
  按:黄帝万都当在冈底斯山之阿。
  昆仑之丘有黄帝故宫,系在昌都,因据昆仑之阳,二水环绕,畿辅左右华封万里,一神都也。
  二、黄帝与华夏族
  【经史】
  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
  帝颛顼高阳者,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。静渊以有谋,疏通而知事;养材以任地,载时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义,治气以教化,絜诚以祭祀。北至于幽陵,南至于交阯,西至于流沙,东至于蟠木。动静之物,大小之神,日月所照,莫不砥属。帝颛顼生子曰穷蝉。颛顼崩,而玄嚣之孙高辛立,是为帝喾。
  帝喾高辛者,黄帝之曾孙也。高辛父曰蟜极,蟜极父曰玄嚣,玄嚣父曰黄帝。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,至高辛即帝位。高辛于颛顼为族子。
  高辛生而神灵,自言其名。普施利物,不于其身。聪以知远,明以察微。顺天之义,知民之急。仁而威,惠而信,脩身而天下服。取地之财而节用之,抚教万民而利诲之,历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其色郁郁,其德嶷嶷。其动也时,其服也士。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,日月所照,风雨所至,莫不从服。
  帝喾娶陈锋氏女,生放勋。娶娵訾氏女,生挚。帝喾崩,而挚代立。帝挚立,不善(崩),而弟放勋立,是为帝尧。
  帝尧者,放勋。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富而不骄,贵而不舒。黄收纯衣,彤车乘白马。能明驯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便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合和万国。
 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,世得其利,谓之“八恺”。高辛氏有才子八人,世谓之“八元”。此十六族者,世济其美,不陨其名……舜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。举八元,使布五教于四方,父义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,内平外成。
 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,掩义隐贼,好行凶慝,天下谓之浑沌。少暤氏有不才子,毁信恶忠,崇饰恶言,天下谓之穷奇。颛顼氏有不才子,不可教训,不知话言,天下谓之梼杌。此三族世忧之。至于尧,尧未能去。缙云氏有不才子,贪于饮食,冒于货贿,天下谓之饕餮。天下恶之,比之三凶。舜宾于四门,乃流四凶族,迁于四裔,以御螭魅,于是四门辟,言毋凶人也。
  自黄帝至舜、禹,皆同姓而异其国号,以章明德。故黄帝为有熊,帝颛顼为高阳,帝喾为高辛,帝尧为陶唐,帝舜为有虞。帝禹为夏后而别氏,姓姒氏。契为商,姓子氏。弃为周,姓姬氏。
  《史记》卷二《夏本纪》
  夏禹,名曰文命。禹之父曰鲧,鲧之父曰帝颛顼,颛顼之父曰昌意,昌意之父曰黄帝。禹者,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。
  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
  周后稷,名弃。其母有邰氏女,曰姜原。姜原为帝喾元妃。
  武王追思先圣王,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,黄帝之后于祝,帝尧之后于蓟,帝舜之后于陈,大禹之后于杞。
  “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。”正义:周始与秦国合者,谓周、秦俱黄帝之后,至非于未别封,是合也。
  《史记》卷十三《三代世表》
  黄帝号有熊。
  帝颛顼,黄帝孙。起黄帝,至颛顼三世〔号高阳〕。
  帝俈,黄帝曾孙。起黄帝,至帝俈四世。号高辛。
  帝尧,起黄帝,至俈子五世。号唐。
  帝舜,黄帝玄孙之玄孙,号虞。
  帝禹,黄帝耳孙,号夏。
  帝启,代有扈,作《甘誓》。
  帝履癸,是为桀。从禹至桀十七世。从黄帝至桀二十世。
  殷汤代夏氏。从黄帝至汤十七世。
  帝辛,是为纣。弑。从汤至纣二十九世。从黄帝至纣四十六世。
  周武王殷。从黄帝至武王十九世。
  《帝王世纪·自皇古至五帝第一》
  少昊帝,名挚,字青阳,姬姓也。母曰女节,黄帝时,有大星如虹,下临华渚,女节梦接意感,生少昊,是为玄嚣,降居江水,有圣德,邑于穷桑,以登帝位,都曲阜,故或谓之穷桑,帝以金承土,即图谶所谓白帝朱宣者也,故称少昊,号金天氏,在位百年而崩。
  帝颛顼,高阳氏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姬姓也。母曰景仆,蜀山氏女,为昌意正妃,谓之女枢。金天氏之末,女枢生颛顼于若水,首戴干戈,有圣德。父昌意,虽黄帝之嫡,以劣降居若水,为诸侯。颛顼生十年,而佐少昊,十二年而冠,二十而登帝位,平九黎之乱,以水承金,位在北方主冬,以水事纪官,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,北正黎司地以属民。于是神民不杂,万物有序。始都穷桑,后徙商丘,命飞龙效八风之音,作乐《五英》,以祭上帝。纳胜坟氏女娽,生老童。世有才子八人,号八凯。颛顼在位七十八年,年九十八岁。岁在鹑火而崩,葬东郡顿丘广阳里。
  帝喾高辛氏,姬姓也,其母不见,生而神异,自言其名曰逡,*(左齿右并)齿有圣德,年十五而佐颛顼,三十登帝位,都亳。以人事纪官,故以勾芒为木正,祝融为火正,蓐收为金正,玄冥为水正,后土为土正,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。于是化被天下,遂作乐《六茎》以康位。世有才子八人,号曰八元。亦纳四妃,卜其子皆有天下,元妃有台氏女,曰姜嫄,生后稷;次有娀氏女,曰简翟,生卨;次陈丰氏女,曰庆都,生放勋;娵訾氏女,曰常仪,生帝挚。帝喾氏在位七十五年,年一百五岁而崩,葬东郡顿丘广阳里。
  帝尧陶唐氏,祁姓也,母曰庆都,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,名曰放勋,或从母姓伊祁氏。年十五而佐帝挚,授封于唐,为诸侯,身长十尺,常梦天而上之,故年二十而登帝位。以火承木,都平阳,置敢谏之鼓,天下大和。命羲和四子羲仲、羲叔、和仲、和叔,分掌四岳。诸侯有苗氏,处南蛮而不服,尧征而克之于丹水之浦。乃以尹寿、许由为师,命伯夔访山川溪谷之音,作乐《六章》,天下大和。百姓无事,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,观者叹曰:“大哉!帝之德也。”老人曰:“吾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何力于我哉?”……纳舜于大麓,后年二月,又率群臣刻璧为书,东沈洛水,言天命当传舜之意,今中候运衡之篇是也。舜摄政二十八年,尧于方回游阳城而崩。《尚书》所谓二十有八载,放勋乃殂落是也。百姓如丧考妣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凡尧即位九十八年,年百一十八岁。
  《史通》卷十五《外篇·点繁》
  《夏本纪》曰:禹之父曰鲧,鲧之父曰帝颛顼,颛顼之父曰昌意,昌意之父曰黄帝。禹者,黄帝之玄孙,而颛顼之孙也。禹之曾大父曰,昌意及父鲧,皆不得在帝位,为人臣者,鲧之子也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一《高祖本纪》
  赞曰:……然考于《世本》,夏、商、周皆出于黄帝,夏自鲧以前,商自契至于成汤,其间寂寥无闻,与周之兴异矣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七十二下《宰相世系二》
  张氏出自姬姓。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,始制弓矢,子孙赐姓张氏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七十三上《宰相世系三》
  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禹阳,受封于任,因以为姓。十二世孙奚仲,为夏车正,更封于薛。又十二世孙仲虺,为汤左相。太戊时有臣扈,武丁时有祖己,皆徙国于邳。祖己七世孙成侯,又迁于挚,亦谓之挚国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七十三下《宰相世系三》
  薛氏出自任姓。黄帝孙颛顼少子阳封于任,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,禹封为薛侯,其地鲁国薛县是也。奚仲迁于邳,十二世孙仲虺,复居薛,为汤左相。臣扈、祖己皆其胄裔也。祖己七世孙曰成,徙国于挚,更号挚国。女大任,生周文王,至武王克商,复封为薛侯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七十四上《宰相世系四》
  傅氏出自姬姓。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博邑,因以为氏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七十四下《宰相世系四》
  周氏出自姬姓。黄帝裔孙后稷,后稷封于邰,其地扶风斄乡是也。
  吉氏出自姞姓。黄帝裔孙伯倏封于南燕,赐姓曰姞,其地东郡燕县是也,后改为吉。
  《新唐书》卷七十五下《宰相世系五》
  董氏出自姬姓。黄帝裔孙有*(左风右翏)叔安,生董父,舜赐姓董氏。
  元氏出自拓拔氏。黄帝生昌意,昌意少子悃,居北,十一世为鲜卑君长。
  武威李氏,本安氏,出自姬姓。黄帝生昌意,昌意次子安,居于西方,自号安息国。
  乌氏出自姬姓。黄帝之后,少昊氏以乌鸟名官,以世功命氏。齐有乌之余,裔孙世居北方,号乌洛侯,后徙张掖。
  《路史》卷二十四《国名纪·黄帝后姬姓国》
  少典
  有熊 帝之开国,今郑之新郑。《舆地广记》云:“古有熊国,黄帝所都。”云地,非。
  寿丘 在兖之曲阜东北六里,高三丈,今仙源。
  陈 今凤翔宝鸡故陈仓,有陈山,非宛邱。
  昌 昌意后。
  若水 昌意国,今越嶲之台登。《盟会图》疏以为鄀,故《世本》云:“允姓国,昌意降居为侯。”非也。
  安息 安之后。
  党项 悃之后。
  江水 玄嚣国,若之下流泜水也,今蜀州。
  卞 卞明国,汤伐有卞随……今泗水县有卞故城,汉属鲁国。
  蛮人 龙亩之裔,今湖南北、桂林等处皆是,辰、澧、沅、湘之间尤盛。
  清 少昊父封。
  张 挥之封。然黄帝臣,自有张若。故河东解有张阳城,汉之东张,今邢之任县是。《纪年》:“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城张阳。”南郑是也。
  采 纪姓,夷彭子,故左人地,今中山之北平。王符以采任姓,非。
  北狄 始均之裔。
  资 《陈留风俗传》云:“资姓,黄帝后。”《姓纂》云:“益州资中,今资州。资阳有资川江。”然古资阳城在简之阳安,而潭之益阳有资水,或其派裔。
  郮 《潜夫论》:“詹、资、郮、翟,黄帝后。”故《玉篇》云:“资、郮故国,黄帝后,封在岐山之阳,所谓‘周原膴膴’者。”顾伯邶云:“昌意后,止于夏商间。”
  虔 《风俗通》:“虔氏出黄帝。”与《陈留传》同。今河东闻喜、虔聚旻。
  寇 在郑有寇水,北行唐。今莫之任丘西一里,有寇水枯渎。《陈留传》:“寇氏自黄帝出。”
  郦 故南阳。郦音尺,今内乡菊潭镇也。
  翟 北地古翟国。后徙西河。《盟会图》云:“今慈州。”
  詹 周有詹父,詹桓伯,圻内地,与楚詹尹异。
  葛 《郡国志》:“高阳有葛城。”今郑西北有葛乡城,一名依城,汉高阳地。然葛乡故葛城,乃在宁陵北十五,郾城北三十,周四里,去亳城百里,即葛伯国,非嬴姓之葛。
  髦氏 依姓。《山海经》:“髦氏国,近积石。”
  狂犬 黄帝后,任姓。分见《潜夫论》。
  *(左契右阝) 蓟也,中绝。武王复继之,记皆为祝。祝,尧后。
  桥 侨即*(左乔右阝),桥也。葬于桥,因食其地,以世祀者。《唐表》:“桥,姬后。”
  《路史》卷二十四《国名纪·黄帝之宗》
  祈 蕲也,欧阳修《祁公铭》以“祁为黄帝之子所封”,非也。祁,少昊后。祈,黄帝后。
  酉 即酉阳。今黔之彭水,汉酉阳也。有酉水。
  滕 今徐之西南十四有故滕城。开皇六年,古以滕国为名。一作胜。《纪年》:“越王朱句,二十年灭滕。”是也。
  葴 卫有鍼,邵氏《姓解》作箴,皆音针。
  任 禹阳国。仓颉为任大夫,晋邑,今邢之任县。
  苟 战国有苟变,子思荐之。《程氏世谱》:“以河内多杞氏焉,妄也。”
  釐 僖也。齐国釐城,为来音。简王十二年,舒庸人道吴国巢及釐虺。
  郅 佶氏,见《诗》。《风俗通》云:“殷时侯国,一作吉。”《潜夫论》云:“郅与姞同,而字异。”
  儇 与环同音,月宣轻也。《集韵》:“音旋,非。”
  依 史伯说:“十邑有依、畴、历、莘,皆郐邑,后属郑。”韦昭云:“国。”
  纪(剧) 剧是今齐之临朐东、寿光西南故剧城,汉之剧县。纪、剧要为二国,故《寰宇记》:“古纪城在寿光南,又有剧南城,云故纪国。”郑樵云:“纪后迁剧,所谓朐剧,云纪、剧声讹,非也。”
  滑
  济
  右二国箴之分。
  奚 郑樵云:“鲁奚邑。”今徐之滕东南六十青丘村,有奚家冢、奚公山。阳晔《徐州记》云:“仲造车辙,存焉。”
  薛 侯爵,吉光国。今滕东南五十里有故薛城,故汉县,战国属齐,为徐州,秦为薛郡,有仲祠,或曰大薛。
  伾 邳也。今淮阳治下邳城,汉下邳国,梁下邳郡,周邳州,唐隶泗城,三重,处泗、沂之会,有仲虺祠。
  挚 祖己七世孙,成封周文王母太任国。今蔡之平舆,有挚亭。
  谢 欧阳修《谢绛铭》云:“黄帝后,昔周灭之,以封申伯。”在南阳之宛,见《诗·崧高》。……
  章 章与谢,本皆任姓,周始以封太公之支子。
  舒 春秋之留舒,去谷七里,亦曰柳舒。故城在郓之须城,许氏作*(左余右阝)。*(左余右阝),邾之下邑。
  洛 《周书》之有洛氏。史伯云:“北有路、洛、泉、徐、浦”,韦昭云“皆赤狄”,宜于此异,或作络、雒,广汉属县。
  昌 黄〔帝〕臣有昌若,宜昌邑其东有昌故县,近滹沱河有昌亭、西昌县。春秋,昌间多在河东北。
  蓟 县,今范阳治,地多蓟。《水经注》:“蓟城西北隅,蓟丘为名。”《班志》云:“蓟,故燕国名。”
  终 商有终古,宜即佟,后有佟氏,佟通。今襄阳有泈水。
  泉 洛阳西五十,故伊关县北有泉亭,周世狄居之,俗呼前亭。
  卑 宜晋郫邑,一曰郫邵。〔文元年〕绛之垣东九十有郫邵垝,卑氏所出,非越隽。
  遇 禺也。宜即番禺,鲁襄公救成至遇,〔十五年〕鲁邑近成,然非必禺。
  儋 《山海经》:“儋人任姓。”今儋州。
  牛黎 《经》云:“牛黎之国,儋人之子儋。”今有黎姥山。
  番禺 贲隅也。今清海之属县,有禺山。《传》云“禹号南海”,故予谓此即禺。《经》文有无肠、继无之国,皆任姓。
  右一十六国任之分。
  南燕 伯爵,伯儵国。后稷妃,南燕姞氏也。今滑之胙城东北,汉南燕县,隋改曰胙。亦尝有东燕云。
  密须 子爵。《世本》云:“商有密须,文王伐之。”鲁有密须之鼓。杜预谓姞姓国,在安定阴密,今泾之灵台也。……
  阚 子爵。今郓之寿张有阚乡,而阚古城在中都,阚亭又在须昌东南,齐有阚止。
  允 高阳时有允格,或云少昊后,出黄帝。
  蔡 蕲春江中有蔡山,在广济县。大龟纳锡,故曰蔡,非姬姓蔡。
  光 《春秋图》:“有光国。”今光州。
  敦 鉏任、冷、敦之田,许地也,郑取之。《陈留风俗传》云:“敦氏,姞姓后。”
  偪 晋襄公母,偪姞国,即周之偪阳国。
  蔡 伯爵。宜为东燕,与南燕比(昭三年,北燕伯款亦姞姓)。
  鲁 汝之鲁山县,非兖地。
  雝 伯爵。汴之雍丘,郑庄夫人雍姞国。《姓纂》云:“宋之雝氏,本姞姓。”《寰宇记》:“雝氏,黄帝后,姞姓是矣。”又冀之堂阳东北三十六(里),亦有雝氏城。《寰宇》之高*(左土右上刀右下正)城,本于陇切。自汉州名人姓皆于用切。《谈苑》云“当作平声”。
  断 晋地有断道,即卷楚也。《世本》作段,写误。
  密 河南密县东四十故密城是,武德三为密州,与须城比,故说者谓即密须,盖亦号密须云。
  虽 开封长垣,近须城是,卫在今澶之卫南二十八里。《卫诗》所谓“思须与曹”者,由声转也。
  右一十四国,黄帝后,姞姓分。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为姓十二,姬、釐俱帝,而任、姞二姓为此二十九国,其他子姓固称是也。《礼传》曰:“舜即位,封黄帝之子孙十,有九人为侯伯,该不得考矣。后有见者当并之。”
  【子集】
  《论衡》卷二十九《案书篇》
  《三代世表》言五帝、三王皆黄帝子孙,自黄帝转相生,不更禀气于天。
 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百
  轩辕本纪
  帝之四妃(嫘祖、嫫母、费修、女节是也),生二十五子,得姓者十二人(一云十三人),姬、酉、祈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诘、旋、依(《史记》云六十一姓,惟釐、嬛二姓不同。所云黄帝姓公孙者十八代,合一千五百年,其十二姓十三代,合一千七十二年。《史记》又云:“十二姓德薄不记录。”亦不可也。姬、祁、滕、任、僖、诘皆有德有名者电。所云黄帝姓公孙,虽古史相传,理终不通。且黄帝生于有熊,长于姬水,只合以姬为姓。至周武王称黄帝十九代孙姬姓之后,即黄帝姬姓,非公孙也。且周置五等诸侯以公侯伯子男,后诸侯子孙多称公孙,言公之子孙也。故连公子为姓者且有八十五氏,皆非黄帝时人)。黄帝九子,各封一国(潘安仁诗言之,未知其源)。元妃嫘祖生二子玄嚣、昌意,并居帝位。玄嚣得道,为北方水神。昌意娶蜀山氏之女,生颛顼,居帝位,即黄帝嫡孙也,号高阳氏。挚字青阳即帝位,号金天氏,黄帝之小子也。少昊后有子七人,颛顼时,以其一子有德业,高阳帝赐姓曼氏,余不闻。
  帝之子昌意居弱水,昌意弟少昊,帝妃女节所生也。帝之女溺于东海,化为鸟,名精卫,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东海。少昊名挚,字青阳,即帝位,号金天氏,黄帝之子也。颛顼高阳氏,黄帝之孙也,各有圣德,在位七十八年终,母蜀山氏所生,都商丘濮阳。禺强,黄帝之胤,不居帝位,与颛顼俱得道,居北方,为水神(颛顼已来,以所兴之地为名号)。帝喾高辛氏,黄帝之孙(蟜极生高辛也),帝喾高辛神灵,自言其名,都偃师(亳州,河南)。在位七十年,寿一百五岁。帝尧陶唐氏,黄帝之玄孙也,姓伊祁,名放勋,兴于定陶,以唐侯为帝(济阴定陶,又云定州唐县),都于平阳(郡在晋州)。在位九十八年,一百一十八岁。
  舜有虞氏,黄帝八代孙。禹为玄孙也。按《遁甲开山图》曰:“禹,得道仙人也。古有大禹,女娲十九代孙,大禹寿三百六十岁,入九嶷山仙飞去。后三千六百岁,尧理天下,洪水既甚,人民垫溺,大禹念之,乃化生于石纽山。女狄暮汲水,得石子如珠,爱而吞之有娠,十四月生子。及长,能知泉源,代父鲧理洪水,三年功成。尧帝知其功,如古大禹知水源,乃赐号禹。”推之,是黄帝玄孙无疑也。殷汤,黄帝十七代孙(黄帝子少昊生蟜极,蟜极生高辛,十四世后,即天一为殷王是也)。
  三、黄帝与少数民族
  【经史】
  《国语》卷四《鲁语上》
 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,郊尧而宗舜;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,郊鲧而宗禹,商人禘舜而祖契,郊冥而宗汤;周人禘喾而郊稷,祖文王而宗武王。
  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
  “明年,伐犬戎。”集解:《山海经》曰:“有人,人面兽身,名曰犬戎。”正义:又云:“黄帝生苗龙,苗龙生融吾,融吾生并明,并明生白犬。白犬有二,是为犬戎。”
  《史记》卷四十《楚世家》
 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。高阳者,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也。高阳生称,称生卷章,卷章生重黎。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,甚有功,能光融天下,帝喾命曰祝融。共工氏作乱,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。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,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,复居火正,为祝融。
  《史记》卷一百一十《匈奴列传》
  匈奴,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,曰淳维。唐、虞以上有山戎、猃狁、荤粥,居于北蛮,随畜牧而转移。
  “匈奴,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,曰淳维。”集解:《汉书音义》曰:“匈奴始祖名。”索隐:张晏曰:“淳维以殷时奔北边。”又乐产《括地谱》云:“夏桀无道,汤放之鸣条,三年而死。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,避居北野,随畜移徙,中国谓之匈奴。”其言夏后苗裔,或当然也。故应劭《风俗通》云:“殷时曰獯粥,改曰匈奴。”又服虔云:“尧时曰荤粥,周曰猃狁,秦曰匈奴。”韦昭云:“汉曰匈奴,荤粥其别名。”则淳维是其始祖,盖与獯粥是一也。
  《史记》卷一十三《三代世表第一》
  “蜀王,黄帝后世也。”索隐案:系本蜀无姓,相承云黄帝后。且黄帝二十五子,分封赐姓,或于蛮夷,盖当然也。《蜀王本纪》云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下,自称望帝,亦蜀王也。则杜姓出唐杜氏,盖陆终氏之胤,亦黄帝之后也。正义:谱记普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。黄帝与子昌意娶蜀山氏女,生帝俈,立,封其支庶于蜀,历虞夏商。周衰,先称王者蚕丛,国破,子孙居姚、巂等处。
  “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,常来朝降,输献于汉,非以其先之有德,泽流后世邪?行道德岂可以忽秋哉!人君王者举而观之。汉大将军霍子孟名光者,亦黄帝后世也。”索隐案:系本云霍国,真姓后。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。是姬姓亦黄帝后。
  《汉书》卷九十六《西域传》
  安息国,王治番兜城,去长安东一千六百里。
  《晋书》卷一〇八《载记八·慕容廆》
  慕容廆,字弈洛环,昌黎棘城鲜卑人也。其先有熊氏之苗裔,世居北夷,邑于紫蒙之野,号曰东胡。其后与匈奴并盛,控弦之士二十余万,风俗官号与匈奴略同。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,分保鲜卑山,因以为号。曾祖莫护跋,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,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,拜率义王,始建国于棘城之北。时燕代多冠步摇冠,莫护跋见而好之,乃敛发袭冠,诸部因呼之为步摇,其后音讹,遂为慕容焉。或云慕二仪之德,继三光之容,遂以慕容为氏。祖木延,左贤王。父涉归,以全柳城之功,进拜鲜卑单于,迁邑于辽东北,于是渐慕诸夏之风矣。
  《晋书》卷一一六《载记十六·姚弋仲》
  姚弋仲,南安赤亭羌人也。其先有虞氏之苗裔。禹封舜少子于西戎,世为羌酋。其后烧当雄于洮、罕之间,七世孙填虞,汉中元末寇扰西州,为杨虚侯马武所败,徙出塞。虞九世孙迁那率种人内附,汉朝嘉之,假冠军将军、西羌校尉、归顺王,处之于南安之赤亭。那玄孙柯回为魏镇西将军、绥戎校尉、西羌都督。回生弋仲,少英毅,不营产业,唯以收恤为务,众皆畏而亲之。永嘉之乱,东徙榆眉,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,自称护西羌校尉、雍州刺史、扶风公。
  《北史》卷一《魏本纪》
 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。黄帝子曰昌意,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,有大鲜卑山,因以为号。其后世为君长,统幽都之北,广漠之野,畜牧迁徙,射猎为业,淳朴为俗,简易为化,不为文字,刻木结绳而已。时事远近,人相传授,如史官之纪录焉。黄帝以土德王,北俗谓土为托,谓后为跋,故以为氏。其裔始均,仕尧时,逐女魃于弱水,北人赖其勋,舜命为田祖。历三代至秦、汉,獯鬻、猃狁、山戎、匈奴之属,累代作害中州,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,是以载籍无闻。
  《魏书》卷一《序纪》
 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,或内列诸华,或外分荒服。昌意少子,受封北土,国有大鲜卑山,因以为号。其后,世为君长,统幽都之北,广漠之野,畜牧迁徙,射猎为业,淳朴为俗,简易为化,不为文字,刻木纪契而已。世事远近,人相传授,如史官之纪录焉。黄帝以土德王,北俗谓土为托,谓后为跋,故以为氏。其裔始均,入仕尧世,逐女魃于弱水之北,民赖其勤,帝舜嘉之,命为田祖。爰历三代,以及秦汉,獯鬻、猃狁、山戎、匈奴之属,累代残暴,作害中州,而始均之裔,不交南夏,是以载籍无闻焉。
  积六十七世,至成皇帝讳毛立,聪明武略,远近所推,统国三十六,大姓九十九,威振北方,莫不率服。
  《通典》卷一百九十六《边防十二·北狄三》
  慕容氏,亦东胡之后,别部鲜卑也。晋史云:“有熊氏之苗裔,因山为号。”魏初渠帅有莫护跋,率诸部入居辽西,后从司马宣王讨公孙渊有功,拜率义王,始建国于棘城之北。今柳城郡之地。时燕代多冠步摇冠,护跋见而好之,乃敛发袭冠,诸部因呼之为“步摇”,其后音讹,遂为“慕容”焉。或云慕二仪之德,继三光之容,遂以慕容为氏。至孙涉归,魏封为鲜卑单于,迁居辽东,于是渐慕华夏之风矣。
  拓跋氏亦东胡之后,别部鲜卑也。后魏史云:“出自黄帝子昌意之少子,受封北土,亦因鲜卑山以为号。”宋齐二史又云:“汉降将李陵之后。”或云黄帝之苗胤,以黄帝土德,谓土为拓,后为跋,故以为氏。其裔始均仕尧时,逐女魃于弱水北,人赖其勋,舜命为田祖。……
  《辽史》卷六十三《世表》
  庖牺氏降,炎帝氏、黄帝氏子孙众多,王畿之封建有限,王政之布濩无穷,故君四方者,多二帝子孙,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。考之宇文周之书,辽本炎帝之后,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一《周纪一》
  “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,为之期日而遣之。”姓谱张氏本:自轩辕第五子挥始焉。《风俗传》云:张、王、李、赵,黄帝所赐姓也。又晋有解张,字张侯,自此晋国有张氏。唐姓氏谱:张氏出自姬姓,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正始制弓矢,子孙赐姓张。周宣王卿士张仲,其后裔事晋为大夫。
  《资治通鉴》卷七十七《魏纪九》
  “是岁,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入贡,因留为质。力微之先,世居北荒,不交南夏。”魏收曰:魏之先出自黄帝,黄帝子曰昌意,昌意少子受封北国,有大鲜卑山,因以为号。黄帝以土德王,北人谓土为“托”,谓后为“拔”,故以为氏。或曰:自谓托天而生,拔地而长,故为托拔氏。萧子显曰:匈奴女名托跋,妻李陵,胡俗以母为姓,故为李陵之后而甚讳之,有言其是陵后者,辄见杀。
  《路史》卷十四《后纪五·疏仡纪。黄帝纪上》
  元妃西陵氏,曰嫘祖,生昌意、玄嚣、龙苗。昌意就德,逊居若水,有子三人,长曰乾荒,次安,季悃。乾荒生帝颛顼,是为高阳氏。安处西土,后曰安息,汉来复者为安氏延、李氏。悃迁北土,后来党项之辟为拓跋氏,至郁律二子,长沙漠雄,次什翼犍,初王于代,七子其七窟咄生魏帝道武,始都洛为元氏,十五世百六十有一年,周齐灭之。有党氏、奚氏、达奚氏、乞伏氏、纥骨氏、什氏、乾氏、乌氏、源氏、贺拔氏、拔拔氏、万俟氏、乙旃氏、秃发氏、周氏、长孙氏、车非氏、兀氏、郭氏、俟亥氏、车焜氏、普氏、李氏、八氏、十姓,俱其出也。拓跋思敬镇夏,以讨巢功赐李姓。有拓跋仁福者,为番部都指挥使,亦从其姓,将吏迎为州师,子彛超、彛兴,继有夏银、绥宥地。
  玄嚣姬姓,降居泜水,生帝喾,是为高辛氏。龙苗生吾融,为吾氏。吾融生卞明,封于卞,为卞氏。卞明弃其守,降之南裔,生白犬,是为蛮人之祖。
  禺号生禺京、徭梁、儋人。京居北海,号居南海,是为海司,有禺强氏、强氏;儋人姓任,生牛黎;傜梁生番禺,是始为舟。
  【子集】
  《山海经》卷十六《大荒西经》
  有北狄之国。黄帝之孙曰始均,始均生北狄。
  《尸子》卷下
  四夷之民,有贯胸者,有深目者,有长肱者,黄帝之德常致之。
  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
  黄帝战于涿鹿之野,而西戎之兵不至;禹攻三苗,而东夷之民不起。以燕伐秦,黄帝之所难也。
  《元和姓纂》卷十
  拓拔,《后魏书》云:黄帝子昌意之后,受封北土。黄帝土德王,北人为拓后拔氏,后省文为拓拔氏。
  《升庵诗话》
  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。
  【方志】
  (光绪)《土默特志》 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刻本
  卷三世系
  夫土默特,内蒙古之一旗也。相传蒙古为黄帝远裔,传尝以帝少子始均为北狄之祖。陈殷所云元祖起沙漠,自称黄帝之后是也。
  (民国)《昌都县志》 据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等出版《中国地方志集成·西藏卷》
  黄帝起于冈底斯山,建新宫于昌都,厥后沿黄河入主中夏,遗留子孙于故国,蕃衍繁盛以至西欧,故小亚细亚东西悉为黄种民族,皆黄帝之后裔也。
  

黄帝文化志/黄帝陵基金会编.—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8

您是第 位访客!